天游线路检测中心登录-欢迎您

学术研究

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筑绿70年┃刘于鹤副部长谈新中国林业70年

筑绿70年┃刘于鹤副部长谈新中国林业70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一、成绩巨大、教训深刻

解放前,伪国民政府时期无暇林业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过局部地区踏查,伪农林部估算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林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面积与单位蓄积量持续增长,建国初期为8.9%(系五十年代各项调查数据汇总而得)根据近期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总面积2.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1.96%。70年全国森林总面积与单位蓄积量增长了100%


九次“连清”主要森林资源数据

1.png

备注:前5项指标的统计范围含港澳台,后2项指标的统计范围不含港澳台与西藏控制线外,其中第五次的不含港澳台与西藏全区。原始表由曾伟生同志协助制作。


我国人工林面积为7954万公顷,居世界首位。同时生产了20多亿立方米木材,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使得我国众多林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教训也极其深刻。改革开放前,为满足国内经济建设以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生产了大量木材。

由于实施了集中过量采伐,采伐方式不合理,加之森林更新跟不上采伐,森林经营工作缺失,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东北内蒙古为代表的重点国有林区深深陷入了资源危机和资金危困“两危“困境“。

当时虽然提出了“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生产建设方针;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不得不尽可能以最少投入生产更多木材。营林为基础、造管并举,终究成为了一句口号。

 二、天保工程有力推动了资源恢复,但森林质量极待提升

为了恢复与发展以东北内蒙古为代表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国务院决定从2000年起全面铺开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程主要内容是调减木材产量、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分流富裕人员、发展后续产业。

国务院还决定从2015年开始在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至今己推广到全国天然林区。

天保工程已经实施20年,但由于重点工作不在森林经营,因而从“连清”反映的数据来看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的主要问题是:

1、森林生产力不高。 

刚公布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乔木林平均每公顷蓄积只有94.83立方米,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6%,不到德国等林业发达国家的1/3。每公顷森林年均生长量为4.73立方米,只有德国、芬兰等林业发达国家的1/2左右。

2、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不高。

按植被覆盖、森林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健康、森林干扰度等指标构建的森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划分,我国乔木林中森林质量”好”的只占全部森林面积的20.68%森林质量”中”的占68.04%,森林质量”差”的占11.28%中、差等级共计占89.32%

 3、森林结构单一。

混交林占林地面积41.92%,因而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总的来看,当前森林资源结构仍然存在着: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中幼林多,成过熟林少;小径材多,大径材少;一般用材林多,珍贵树种少等“五多五少”现象。

这样的资源状况,影晌了森林多种效益发挥,难以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既不能满足社会对林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50%木材需要进口);也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对林业的生态、物质、文化等多样化的需求。

由于森林可利用资源严重不足也影响了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在重点国有林区都是靠国家财政补贴维持。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片面认识与做法:

强调生态,忽视产业;将采伐与培育森林对立起来;以消极森林管护代替积极地森林培育;重视森林自然修复忽视人为促进;森林抚育不能出规格材;发展林业产业只注重林下经济与森林旅游而忽视木材生产及其加工业等等。

现在占全国林地面积64%的天然林己停止木材生产,即使天然林抚育采伐也禁止出商品材,木材加工行业也出现委缩乃至停产。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全靠国家天保及停伐补贴维持。

据了解,85%的天保经费用于了人头开支,仅15%用于森林经营。

可以说如何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健康发展,还在探索中。虽然一些地方也培育了一批好的典型,但尚未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体系与机制。

三、林业部门职能扩展,但主体仍然应该是森林培育。

(一)对林业的传统认识

中国林业----中国林业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已开始利用森林,以后进而经营管理森林和人工育林造林,逐渐形成了林业体系。(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797页)

 林业----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及其它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对于改造自然、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障农牧业发展,以及防治空气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辞海  缩印版  1989年 1433页)

(二)当前对林业工作的界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全国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监督管理。 

2、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造林绿化工作。

3、承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监督管理的责任。 

4、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湿地保护工作。 

5、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国荒漠化防治工作。 

6、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7、负责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监督管理。  

8、承担推进林业改革,维护农民经营林业合法权益的责任。 

9、监督检查各产业对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10、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 

11、参与拟订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财政、金融、价格、贸易等经济调节政策,组织、指导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12、组织指导林业及其生态建设的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导全国林业队伍的建设。  

13、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时任国家林业局长,将林业工作职责界定为:经营森林生态系统、防治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即“三生态一多样性“。较之传统认识,新的界定更加突出了森林生态效益,更加与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

但“三生态一多样性“,四者绝不是并列的关系。森林生态系统与防治荒漠化生态系统、保护发展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根与枝条一样的关系,正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为无论是荒漠化防治,还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都需要森林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撑。

在探讨如何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同时,林业工作的其它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不断推进,我国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人进”进而“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库布其沙漠治理被视为中国的”名片”。

 在湿地保护方面。湿地公约秘书长在我国考察后说,“湿地公约秘书处有幸看到中国作为一个湿地保护和利用的典范。我们期待着继续与中国紧密合作,也希望中国寻找机会,利用自己所取得的经验,为亚洲区域内的其它国家在履行湿地公约方面提供技术和其它方便的支持。”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我国成为全世界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为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平台,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综上所述,在包含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林业工作中作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持续经营走了一段弯路,面临一些问题。但其它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可喜的是基本摸索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如何建设一个优质高效、健康稳定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生态系统,并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为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充分的生态、物质和文化产品,为荒漠化治理、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环境支撑,这是全体务林人面临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四、林业工作者的使命。

鉴于森林具有多功能:森林不仅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生态效益。森林还能提供木材及众多林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多功能森林,林业工作者的使命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 

首先就是通过森林经营,充分发挥其多功能性。使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这就要求我们把森林培育成一个稳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基础。

一个稳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应当有一个合理的林龄结构、树种结构、林分密度、下木和草本结构、土层结构等。由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构成的顶级群落,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系统样板。

一般现实林分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结构,需要辅助一些人为措施,通过抚育采伐,调整林分树种结抅、林龄结抅和林分密度,促进森林尽快达到理想状态,这些综合措施之总和就是森林经营。

 因此,合理的森林采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更不能将森林合理采伐视为破坏森林的犯罪行为。

长期以来,在造林、抚育管理、采伐利用林业的生产全过程中,林业工作者重点抓森林培育的首与尾,即植树造林与森林采伐,中间时间最长的抚育管理过程(即狭义的森林经营)被忽视。

这种粗放经营管理,使大量的中、幼龄林得不到及时抚育,绝大多数的天然次生林也得不到科学的抚育改造,形成了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疏密度极不合理的低质量林分。

在这方面,我国有着深刻的教训。由于我们长期忽视森林经营,致使我国森林质量低,既不能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也不能保障木材生产安全,满足社会对林产品的需求。

从1998年开始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现在又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完全靠国家财政支撑,目前尚不能自拨,严格意义讲,迄今为止还未找到有效且符合林业自然规律的途径。

林业工作者另一使命,就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基础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两手抓:一手抓森林培育和经营,一手抓木材科学利用。

无论是山区建设农民脱贫致富,还是林区开发建设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培育健康稳定高效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基础,科学利用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没有收获的林业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林业。如同农业种粮,播种后进行积极的田间管理,以便取得好收成,成熟后就收割。林业上也是如此。植树造林后,要加强经营管理,调整林分结构和密度,使之生长更快更好,达到成熟后进行采伐利用,这样才能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木材与钢铁、水泥,历来就是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不可想象当社会上出现木材及其制品短缺、供不应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何况较之钢铁、水泥、现代出现的塑料,木材是可再生、最为环保的原材料,应该大力发展推广利用。

发展林业产业还需要认清主副。目前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己完全停止商业性采伐,各森工企业主要依靠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停止采伐的财政补贴维持,林下资源开发、森林旅游等收入为补充,显然这种靠国家财政补贴的林业,绝不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各林业(森工)局都力图通过转产,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来替代木材及林产加工业,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森林产品中木材及其加工产品是主产品,森林旅游和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虽然潜力很大,只是副产品,只能是补充。

以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地处长白山天池西侧的吉林森工集团露水河林业局为例,2014年全局总收入9.24亿元,其中:木材生产1.32亿元(占14%),木材深加工6.63亿元(占72%),宾馆旅游0.74亿元(占8%),林下经济等0.55亿元(占6%)。木材生产和木材深加工占总收入的86%;旅游与林下经济收入仅占14%。 

林区如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北欧国家芬兰是很好样板。芬兰的国土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为黑龙江省70%),大部分土地位于北极圈内,森林总面积2 300万公顷,年平均木材产量5 600万立方米,年生长量为7 500万立方米,林产品出口占总出口值的1/3以上(1996年)。芬兰的主要做法是加强森林经营,实现森林持续经营的同时,发展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工业,从而实现了林业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就是我国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发展方向。

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要走出困境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深化改革是前提,科学培育是基础。发展林业产业是关键,政策扶持是保障。只要以科学态度加强森林经营和科学利用,在建设健康稳定高效可持发展森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及其它产业、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森林旅游业。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一定会摆脱“两危”困境,重振雄风。


本文主要针对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可以说新中国林业是从这里出发的。较之内地,东北林区先有林业后有社会,所以长期以来政企合一。林区经济单一,林业独大,其它各业都是服务林业的。但文中基本观点是有普遍性的。

交口县人口十万多,耕地面积40万亩、有林地面积135.1万亩,其中70万亩以辽东栎为主的天然次生林,且大多是近20年天保工程中恢复起来的萌生林和部分老龄矮林,急需抚育改造。

近几年来,在中林联技术支持,交口县大力开展栎类林抚育,促其林木生长;同时利用采伐剩余物,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举多得形成良性循环。

交口的案例再次表明:森林经营是林业建设永恒主题,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贯穿林业生产全过程。也再次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可以说是森林经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了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本文来源于刘于鹤副部长9月7日在山西省交口县“全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上的讲话。




推荐文章

Baidu
sogou